初识枫谷

景区概况

  枫林谷森林公园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南部,区域面积2583公顷,地处长白山余脉,最高峰八面威海拔1305米。景区生态优良、溪水充沛、红叶优美、交通便利,是红叶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绝佳之选。

   枫林谷是远离都市的“世外净土”。景区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98.75%。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桓仁山参、红豆杉在景区分布;刺龙芽、大叶芹、刺五加等山野菜遍布林下,珍稀植物野生猕猴桃、天女木兰分布较广。

   枫林谷是休闲养生的“天然氧吧”。景区气候凉爽宜人,即使盛夏,平均气温20℃左右。景区溪水充沛清澈,曲折蜿蜒,形成飞瀑和潭池。景区空气纯净,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3万个,置身其中,令人头脑清新,呼吸舒畅,心情愉悦,被誉为“最适合呼吸的地方”。

 

  枫林谷是名符其实的“枫叶王国”。景区枫叶景观优美,其枫叶品种最全、分布最广、火红最早、色彩最艳、持续最久,堪称中国枫叶之最。秋霜之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夕阳在山,枫叶在绚丽的晚霞下,尽显枫情万景区在鹤大(丹通)高速公路设有枫林谷站出口,距景区仅6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游精致山水,赏精品枫叶,吸清新空气,品绿色食品,住森林人家,放飞心情,尽在枫林谷景区。

历史沿革

发展历程

  枫林谷森林公园前身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国有和平林场。和平林场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南部,距离县城28公里。隶属于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于1958年建场,经营总面积3105.1公顷,森林蓄积38.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9.1%,l林分起源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现有职工52人,其中在职职工18人,离退休职工34人。

快速发展期:

   1976-1997年,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工作重新得到重视,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通过了《森林法》,1981年全国范国内实行林业“三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出台,为国有林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高峰时期林场职工110余人,年生产水材8000余立方米,建有水材加工厂1处、林场子弟学校1所。

 

初建停滞期:

   1958-1976年,林业局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在八面威山下建立和平林场,归属桓仁林业局,负责区域内森林经营和管护工作。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大跃进”,部分森林资源遇到琼夺性采伐,更新严重欠账,林场发展几乎停滞。

困难加剧期:

   1997-2003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林业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林场发展模式由水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建设为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采取了禁伐限伐政策,和平林场水材产量大幅调减,每年采伐限额仅剩2000余立方米,富余职工增加,收入明显减少,林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职工生活困苦,住危旧场房,缺乏社会保险保障。1999年买断了部分职工。

 

改革初探期:

  2003-2011年,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对国有林场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和平林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天保工程实施后的替代产业,先后发展干坚果经济林、林下药菜、林业种苗等产业,但受生产周期、市场价格影响,成效甚微。

 

 

改革深化期:

  2011年至今。2011年11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桓仁8家国有林场共同出资,组建桓仁枫林谷森林公园旅游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枫林谷,发展森林旅,改变国有林场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变“卖木材”为“卖景观”,实现“树不倒,钱不少”,走出了一条国有林场生存和发展的新路子。2018年,率先在全省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全额纳入事业编制,成为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的一面旗帜。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新华社内参上批示:集中开发,分别入股,是个好办法!

 

 

取得成效:

   1.国有林场经营活了。发展森林旅游后,收入骤増,原本最贫困的林场变成了最富裕的林场。和平林场已经彻底转型为森林公园,干部职工成为景区的管理员、服务员和护林员。枫林谷成功开发,带动了其他7家林场发展,2018年,枫林谷承接林场富余职工77人,为林场节约开支224万元,富余职工得到安置,国有林场负担减轻,为国有林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体制机制顺了。林业局联合8家国有林场,举全局之力开发枫林谷,实行了完全公有制的股份制改革。8家国有林场入股,建立枫林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由主管国有林场的林业总场场长担任,枫林谷所在和平林场场长担任总经理,其他7家国有林场场长为董事,2名副总经理和8名部长在林业系统内部竞聘上岗,林业总场与枫林谷森林公园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目标任务,实行绩效考核,理顺了景区管理机制。
  3.生态环境优了。开发建设枫林谷6年来,枫林谷森林公园累计收入4000万元,相当于8家国有林场3年采伐森林的收人,保护了森林近10000亩。发展森林旅游,改变国有林场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变“卖木材”为“卖景观”,做为生态重要区位的国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
  4.职工收入多了。枫林谷森林公园运营后,职工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枫林谷副总经理月工资6000元,中层干部月工资4500元,职工月工资4000元,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枫林谷发展旅游前景一片光明,职工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以前没有发放的公积金、取暖费全部发放到位,职工情绪稳定以前因为工资待遇等问题经常上访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杜绝,枫林谷成为了国有林场职工的“定心丸”。
  5.职工精气神足了。收人的增加、待遇的改善、工作环境的好转,林场职工高度认可和赞扬开发枫林谷森林公园的举措。干部职工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积极性空前高涨,责任心明显增强,由林场“采伐工”变成穿戴干净的景区“服务员”,职工都把枫林谷当成自己的家,当成自己的“金饭碗”。林业地位随着景区的发展逐步提升,激发了林业人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林场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6.干部群众的观念变了。枫林谷公园开发建设发展森林旅斿取得初步成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済效益三大效益共羸。和平林场一名老职工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感触地说道:“原来站着的树更值钱”。枫林谷的董事长长期从事森林经营工作,以前,一看到树木,首先想到的是,这棵树木伐倒后可以收入多少。现在,一提到砍树,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要保护好树木,发展森林旅游,实现习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枫林谷当地群众,在开发建设公园前,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几亩地和外出打工。现在,看到如织的游客,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乐,路边摆上了森林食品和土特产品。依托森林公园,户均增收3万元。在枫林谷的带动下,桓仁森林生态旅游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大量社会资金涌入桓仁,在枫林谷所在的和平村,投资建设有漫谷小镇、枫林谷里房车营地、虎谷峡、回龙湖等旅游景点,累计吸引投资10亿元。

人文故事

桓仁旅游文化:

   桓仁县共有60余处(种)生态文化资源,分属于地文类、水文类、人文类、历史遗产类、气候生物类。涵盖了地质地貌、江河湖泊、生物群落、自然保护区、特色聚落、军事宗教和土特生态产品等内容。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为我国北方所少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五女山),国家级6处(桓仁国家森林公园、桓龙湖、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地温异常带、八卦城、人参),省级6处(天女木兰、望天洞、地缸子、老漫子画屏山、鹿茸、满族风情)。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桓仁形成了以关东文化为主体,满族、朝鲜族文化为鲜明特色,以抗联文化、周易文化等多边文化为融合体的多元文化。 

   通过几年来考古发掘证明,在桓仁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我县形成了以关东文化为主体,满族、朝鲜族文化为鲜明特色,以抗联文化、周易文化等多边文化为融合体的多元文化,独具鲜明的地域特征。

桓仁满族文化: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的秧歌十分活跃,有地崩子、踩高跷等。春节时,满族居住集中的木盂子仙人洞村,古城镇的东古城子村白氏秧歌格外引人瞩目。桓仁职高的满族太平舞也很受群众欢迎。文化馆老师荣金创作的满族民歌《浑江岸畔我的家乡》广为传唱。还有儿童的打冰嘎、跑马城、抓嘎啦哈、放冰爬等体育项目很普及。
  桓仁县朝鲜族乞粒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乞粒舞于2006年首批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我县朝鲜族乞粒舞入选省农民艺术节开幕式,进一步弘扬我县民间的文化艺术,展示朝鲜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艺术风貌。

 

 

习俗方面:

   东北人过年的习俗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 桓仁满族至今保留祭祖先的习俗,如普乐堡镇普乐堡村谢氏,每逢春节来临,将家谱从谱匣取出,挂在西山墙上,祭品摆上供桌,自己制作的达子香放在木制的香碟内,然后点燃,三十支由长辈带领,依次叩头、跪拜,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有很多满族至今仍保留这种习俗。
  满族今天还保留敬老,睦邻的好习惯,在农村,邻里有事都去帮忙。如盖房子,红的喜事,有的出人,有的出钱,人越多主人越高兴,过年杀猪,邀请邻里,吃白肉血肠粉条炖酸菜,共话辞旧迎新。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差不多,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主要禁忌:

  东北人十分讲究避讳。在全国各地,小吃最有名的一种就是“兰州拉面”,可是到了东北就变成了“兰州抻面”,为什么不叫“拉面”而叫“抻面”,这恐怕与东北人喜欢避讳有关系。其实不管是拉面还是抻面意思都是一样的,可是东北到了东北,叫法就是不一样。

  还有一个词“小姐”,在南方的饭店,你在饭店里面喊“服务员”,恐怕没有人愿意理你。但是你喊“小姐”的话,服务员恐怕马上就得过来。但是在东北的话,你在饭店里面喊“小姐”,就是喊破嗓子都不会有人理你,别人只会对你感到厌恶。

   满族人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这与他们重视狩猎活动有关。

   满族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年轻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

   满族人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忌在索罗杆上栓牲口。

 

饮食方面:


东北特色饮食:
    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大气、爱喝酒。东北人喝酒都是用大杯子,喝多少自己心里有数。初来的话,看到这么大的杯子喝酒容易被吓唬到,因为在南方那边都是几钱几钱的小杯子,对着菜慢慢喝,一下一小杯。在这里,用大杯子喝酒,提议着首先喝到一定位置,俗称“打样”,说上桌上的其他人照着他的量喝。再有就是桌面所有的在座者都得说祝福的话,俗称“提议”。另外,敬酒的时候,下属的杯子不能超过领导的杯子,越低越好,年幼的不能超过年长的杯子。
   在东北,什么样的菜都能放在一起炖,俗称“乱炖”。比较常见的就是:茄子炖土豆,豆角炖土豆等等。还有就是吃生菜,茄子,白菜,葱,辣椒都是沾酱生吃的。南方人可能会很不习惯。
   酸菜是当地人冬季必备的菜肴。东北冬季寒冷,时间较长,为备足越冬蔬菜,除贮藏白菜、萝卜外,家家都渍酸菜。渍酸菜的方法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干净,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酸菜可炒、做汤、填火锅、做馅等食用。
    由于冬季寒冷,东北人爱吃炖条、生蔬菜蘸大酱、饺子、杀猪菜等。酸菜白肉血肠、蘑菇、野菜是东北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特色菜肴。
   东北菜品的特点:菜量大实惠、口味重。


桓仁满族特色食品:
   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满族人口众多,占全县总人口的45%,因而在饮食文化上保留了很多满族特色。满族人喜粘食,逢年过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桓仁延续至今,粘糕饽饽、粘火勺、豆面饽饽、牛舌饼、油炸糕、酸汤子、苏叶干粮、薄栎叶饼、火锅、白肉酸菜血肠和猪肉炖粉条等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仍丰富着百姓餐桌。针对满族的饮食习俗,清末民初时的乡谣概述地较有情趣:“南北大炕,高桌摆上。黄米干饭,大油熬汤。膀蹄肘子,切碎端上。四个盘子,先吃血肠。”又云:“粘面饼子小米粥,酸菜粉条炖猪肉。平常时节小豆腐,咸菜瓜子拌苏油。”


桓仁朝鲜族特色饮食:
    朝鲜族的饮食主要以米饭为主食,以汤、酱、咸菜和其他泡菜为副食,具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
   在节日或招待客人时的特制饮食主要有冷面、打糕、松饼等主食。
   朝鲜族冷面以它独特的风味闻名中外。这种冷面把荞麦粉、面粉和淀粉等掺和压制成面条,加以牛肉汤或鸡肉汤,然后在面条上放一些胡椒、辣椒、牛肉片、鸡蛋、苹果片、香油等调料。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惯,说是这一天吃了冷面,就会长命百岁,因而又得名为"长寿面"。
   在肉食品中,朝鲜族最喜欢吃牛肉和狗肉。狗肉汤不仅是香辣可口的"诱人汤",而且是滋补身体的"营养汤"。每当贵客来临或喜庆的日子(婚丧不杀狗),朝鲜族都要在家里摆"狗肉宴"。